1、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运用性和处理效果。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,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,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、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。
2、强夯置换墩的深度由土质条件决定,保定液压马达,除厚层饱和粉土外,应穿透软土层,到达较硬土层上,液压马达修复,深度不宜**过7m。
3、墩体材料可采用级配良好的块(片)石、碎石、矿渣等坚硬粗颗粒材料,粒径不宜大于夯锤底面积直径的0.2倍,含泥量不宜大于10%,粒径大于300mm 的颗粒含量不宜**过全重的30%。
4、强夯置换法的单击夯击能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。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,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:
1) 墩底穿透软弱土层,且达到设计墩长;
2) 累计夯沉量为设计墩长的1.5~2.0 倍;
3)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下列规定值:
当单击夯击能小于400kN·m 时为50mm;当单击夯击能为4000~6000kN·m 时为l00mm;当单击夯击能大于6000kN·m 时为200mm;
4)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;
5)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。
5、墩位布置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。对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可根据基础形状与宽度相应布置。
6、墩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原土的承载力选定,当满堂布置时可取夯锤直径的2~3 倍。对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可取夯锤直径的1.5~2.0倍。墩的计算直径可取夯锤直径的1.1~1.2倍。当墩间净距较大时,液压马达调压,应适当提高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。
7、墩**应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500mm 的压实垫层。垫层材料一般采用水稳性好的砂、砂砾、石屑、碎石土等。当与墩体材料相同时,粒径不宜大于100mm。
8、强夯置换设计时,应预估地面抬高值,并在试夯时校正。
9、强夯置换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的有关规定。
锤重G与落距h的乘积称为夯击能E,一般取600-5000KJ,单击夯击能应根据现场确定.夯击能的总和(由锤重、落距、夯击坑数和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次数算得)除以施工面积称为平均夯击能,一般对砂质土取500—1000KN/m2.夯击能过小,加固效果差;夯击能过大,对于饱和粘土,会破坏土体形成橡皮土,降低强度,单击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(m)见下表.
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(m)
单击夯击能
(KN.M) 碎石土、砂土等粗颗粒土 粉土、粘性土、湿陷性黄土等细颗土
1000 5.0~6.0 4.0~5.0
2000 6.0~7.0 5.0~6.0
3000 7.0~8.0 6.0~7.0
4000 8.0~9.0 7.0~8.0
5000 9.0~9.5 8.0~8.5
6000 9.5~10.0 8.5~9.0
8000 10.0~10.5 9.0~9.5